
1921—2021,
这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,
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,
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。
胸怀千秋伟业,恰是百年风华。
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
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、
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,
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,
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,
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经济社会发展奇迹。
这一切,离不开中华儿女百年的艰苦奋斗。
舍生忘死、不畏艰险、冲锋在前
吃苦耐劳、勇于奉献、开拓创新
一百年来,
无数革命青年满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,
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、建设、改革伟大事业。
其中有许多巾帼英雄
用女性特有的坚韧、智慧和热血,
诠释着女性力量,
书写着不朽的传奇。
她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之一。
1932年,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
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刘胡兰积极参加抗日儿童团,为八路军站岗放哨,送情报,送弹药,救护伤员。
1945年刘胡兰参加妇女训练班。回村之后,她担任云周西村救会秘书,组织妇女上学,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政策。
1946年10月,敌军占领了文水县城。为保护革命力量,刘胡兰和同志们向各村组织传达党的指示,组织群众掩埋粮食,配合武工队震压了反动村长。
1947年1月12日,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包围了云周西村。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。敌人为使她屈服,把同时被捕的六位革命群众当面杀害。刘胡兰毫无惧色,从容的走向铡刀,壮烈牺牲,年仅15岁。
1947年的8月1日,刘胡兰被追认为“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”。
毛泽东亲自提词'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'。
她是著名医学家,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。
1901年,林巧稚出生在福建厦门。五岁时,母亲身患宫颈癌不幸去世。林巧稚立下学医的志向。
1921年,林巧稚考入协和医学院,以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,同时荣获最高荣誉奖“文海”奖学金,是首位获得该荣誉的女性。
毕业后,林巧稚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,她选择了那时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,随后出国深造。
1942年,协和医院被日军占领,她愤然离去,在胡同里办起了私人诊所,接诊上万。对贫病交困的人家,她不收分文药费,还给予资助。
新中国成立后,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,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。
1956年,她担任中国第一个妇产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院长。
在60年的医生生涯中,她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。她把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,因此被尊称为“万婴之母”。
作家冰心《悼念林巧稚大夫》写道:她是一团火焰、一块磁石。她的“为人民服务”的一生,是极其丰满充实地度过的。她从来不想到自己,她把自己所有的技术和感情,都贡献倾注给了她周围一切的人。
她一生荣获“全国劳动模范”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“改革先锋”“最美奋斗者”等称号。2009年当选“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”。2019年被授予“共和国勋章”。
申纪兰,1929年出生于山西长治平顺县,17岁嫁到了同县的西沟村。
年轻时候的申纪兰带领同村妇女下地,为她们争取到了和男劳力一样的工分。西沟村彻底实现了“男女平等,同工同酬”。
1953年,申纪兰被评为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,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。
1954年,申纪兰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。她提出的“男女同工同酬”倡议被写入了新中国的宪法。
从25岁第一次当选,申纪兰是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。
上世纪60年代,申纪兰带领群众在“石头沟”植绿,一次次失败、一次次重栽,终于让周边的太行山种满了树。
1973年,申纪兰被调任山西省妇联主任。她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,“不领工资,不转户口,不定级别,不坐专车”。
2020年6月28日凌晨,申纪兰在山西长治逝世,享年91岁。
她是资历最老的劳模,也是社会改革、时代变迁的见证者。斯人已逝,但她对党的诚挚之心、对人民的泣血之情,人民永远怀念。
她是位女地质学家,世界首位登上南极第一高峰的女科学家,也是首位在南极发现铁矿带的科学家。
1939年,金庆民出生在湖南。她高中立志为国家寻找宝藏,便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。
大学毕业时,她在分配志愿表上六个格子里都填上了新疆。
在新疆的20多年里,她先后参加了十多个大中型矿床的普查,勘探和地质研究。
1986年,金庆民作为唯一的女科学家,参加了中国第三次科学考察队开展环球科学考察,并超额完成了地质考察任务。由此金庆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1988年底,金庆民再赴南极。海拔5140米的文森峰是个死亡地带。临行前金庆民分别给领导助手,丈夫和女儿写了遗书。她在撤回营地途中险丧命,最后成功将矿石全部带了回来。
1990年,金庆民又率领七个中青年地质科学工作者第三次南极考察。
三赴南极凯旋后,金庆民整理出了全部地址,研究报告出版了两部关于南极地质研究的专著。
三次南极探险,世界上第一位登上南极最高峰的女性,永远载入世界史册。她把自己青春的热血,一生的坚持与执着,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事业。
她们是全中国人民引以为自豪的集体,是最美奋斗者,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,全国三八红旗集体。
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赛上,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的战绩首次夺得世界冠军,开创了中国女排的新纪元。
之后,中国女排相继蝉联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,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,1985年世界杯赛和1986年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。
从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冠军至1986年,中国女子排球队成为世界排球史上,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。
2019年,中国女排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,成功卫冕。这是中国女排赢得的第10个世界大赛的冠军,也是她们为新中国70华诞,送上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。
习近平总书记致电祝贺,勉励大家继续保持昂扬斗志,不骄不躁,再创佳绩。
作为三大球中唯一一支夺取过世界冠军的运动队,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,不仅是时代的集体记忆,更是激励国人继续奋斗、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。
团结协作、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,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、自尊和自信,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。
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,“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”获得者,第一位获得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”的中国本土科学家,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。
1951年,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,毕业后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。
1969年1月,屠呦呦接到“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”的任务。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于1972年成功分离纯化出青蒿素,此后还首次发现了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——双青蒿素。
2015年10月,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,将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”授予屠呦呦与另外一名科学家。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,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。
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,在过去的20年里,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,在全世界以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,每年治愈患者数亿人。
2017年1月9日,她获得“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”,是第一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科学家。
年逾九旬的屠呦呦并未止步,“年轻人既要有自己的兴趣,也要关注人类的需求,并为此做出努力和奉献。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为此共同发力。”
习近平总书记称赞,“屠呦呦,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,研究发现青蒿素,解决抗疟治疗失效难题,60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,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。”
她是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,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。
2012年6月16日至29日,刘洋作为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的一员,与景海鹏,刘望一起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汇对接任务,成为中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女性。
1978年10月6日,刘洋出生在河南省的郑州,祖籍河南省临州市。
1997年,刘洋以高分考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,成为中国首批女飞行员之一。
2010年,凭借优异的表现和过硬的业务技能,刘洋从15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,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,并开始接受基础理论,航天环境适应性,航天专业技术,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八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航天员训练。
选拔女航天员的条件对人的经历,判断能力,处置能力要求都是非常高的,就好比从鸡蛋里挑骨头,甚至皮肤上的疤痕,蛀牙及脚茧都不能有。
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,2012年6月16日,随着神舟九号的火箭成功点火升空,刘洋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。
在长达13天的飞行中,刘洋不仅完成了手控交会对接时进行监视支持,还承担了科学实验工作,出色的完成了这次任务,给国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她说, “被祖国需要是一种幸福,能够投身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,是我一生最大的幸运”。
她曾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,荣获“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”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“时代楷模”等称号,获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;2021年,被授予“全国脱贫攻坚楷模”荣誉称号,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。
张桂梅,1957年生于黑龙江牡丹江,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,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。
17岁时,张桂梅追随姐姐来云南支边,从事林业工作。一个偶然机会,她走上了讲台,从此致力于山区教育事业,如同蜡炬燃烧着自己……
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,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,建校13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,用教育之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,照亮了无数人的心。
张桂梅41岁入党,她认为,红色基因的传承,并非只是讲授知识,而是涉及学生的心灵塑造和深层情感。
“只要还有一口气,我就要站在讲台上,倾尽全力、奉献所有,九死亦无悔!”
张老师被女孩子们亲切称为“张妈妈”。她像一束希望之光,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。”(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评)
初心不改,百年如一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
新时代的巾帼英雄,
将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
奋进者、开拓者、奉献者,
她们奋斗在各行各业,
她们有思想、有才华、有抱负。
她们用各自的方式展现女性风采,
为祖国贡献力量。
致敬巾帼英雄,
虽是女儿身,不让须眉意,
以昂扬的精神状态绽放英姿,
建功新时代!